隨著高考一天天臨近,學生的思想負擔已經很重,這樣的刺激會適得其反。離高考越近,就越要淡化高考的氛圍。我們真的應該把它當成一場考試,讓學生知道,如果高考去掉了它的附加意義,它的本質只是一場考試。要取得好成績,必須遵循考試的客觀規律。
1.越到高三階段,學得越慢
在普通人眼里,高三意味著比高一高二更激烈的學習,高三就是反時間學習的代名詞。增加作業的工作量和難度是一種心態。
我們不要忘記,多做題目可以提高成績,但是在訓練有效果的前提下,如果訓練的效果大幅降低甚至是負面的,那只能適得其反。
我們要關注學生在高考臨近時期的特殊心理狀態,采取與前一階段不同的教學節奏,注意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,給他們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總結,把零碎的知識滲透到系統的知識中(高考期末考試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),增強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,讓他們有信心去高考考場。

2.離高考越近越想沖淡高考的氣氛
按照常理,當我們進入沖刺階段的時候,要抓緊時間做一些宣傳工作。學校會用“倒計時牌”、“高考目標”等刺激工具來激發學生的斗志。這種做法在學生剛進入高三的時候會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“高原反應”并非不可避免,只要我們的老師、學生在后期復習中不陷入思維定勢,復習方法得當,就一定能避免它。
上一條 :
單招沒考上落榜沒考上怎么辦?
下一條 :
春季高考如何進行復習?